第78期校友專訪——2023年11月號
龐君華於1992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組神道學學士 (B.D.),後再於2000年完成神學碩士課程 (M.Theol.);1996年至1999年間,他擔任香港基督教中國文化宗教研究社副社長,及神學期刊《景風》的執行編輯和景風叢書主編。1999年,他返台回到其母會,台灣衛理公會投入牧職事奉,返台後即着手開拓教會,初時成立衛蘭團契,繼於2001年起在台北城中教會牧會至2019,期間曾兼任衛理神學研究院代理院長、衛理門徒培育中心主任,及衛理公會牧職會長;2019年,他更獲選為台灣中華基督教衛理公會會督,直至2022年5月卸任。2022年10月屆齡退休後,現仍於衛理神學院擔任實踐神學、衛理宗信仰與傳統、及靈命關顧等課程講師,並主持該校宣教與牧養中心推動現代牧職的推廣與培育工作。
宜人.崇基校園
龐君華牧師生於香港,後往台灣讀書和事奉。八十年代,龐君華於投入台灣校園福音團契,從事學生福音工作,先後於團契部及文字部服事。一次偶然的機會下,他參觀了香港中文大學校園,並被此處深深吸引,更有機會閱讀到崇基神學組老師為面對香港而作的神學反省著作《吐露港神學叢書》,從與楊牧谷牧師交談中得知,香港中文大學崇基神學組也提供神學課程,讓他感到意外且驚奇。他渴望回到出生地─香港,並在這個美麗的崇基校園進修神學,並藉此機會常探望香港的家人。
「在申請過程中,我不斷地為此禱告。」龐君華寫信向楊牧師表達了希望在崇基讀神學的願望,並請他代轉交給時任神學組主任陳佐才牧師,獲得了面試的機會。他笑言:「當時我模擬了不少面試題目,誰料面試完畢了也沒有被問及有關於呼召的問題…」。當時,陳牧師回應說:「呼召不僅宣諸於口,行動和成果也是其中的重要指標。(若能來就讀,一年後大概就可以看出你是否有呼召)」多年後回想,龐君華感到這答案特別有意思。
幸會.良師益友
「在過去保守的教會環境,我曾偷偷讀過盧雲神父的書,感到如獲至寶。令人興奮的是,在陳佐才牧師的課堂上卻公開討論這位天主教的作家的著作。部分同學也很驚奇來自保守背景的我對他的書竟如此熟悉。」入讀崇基前,他已對盧雲神父的思想產生濃厚的興趣,也對牧養神學科最感興趣,如何把心靈、靈性發展和牧養連繫,都成為他開啟師生對話的鑰匙。
「沈宣仁教授、陳佐才牧師和江大惠老師都不是我過去想像中的『那種』型態的基督徒。沈教授是性情中人,課堂精彩,極受學生愛戴;陳牧師很關心同學,為鼓勵同學健身及參與晨泳,他還請參與的同學們吃早點;記得返台多年後,有一天江Sir竟然出現在我牧養的教堂,上講台前一眼看見台下老師到訪,突然一陣緊張,後來得知老師與師母是來看看大病初癒的我。記得當時他說:『講道還算有邏輯,所以頭腦並沒有因生病壞掉』……」從老師們身上,龐君華感到受益匪淺。「李熾昌教授的舊約課程,每年總有一兩個學生讀後感到極大震撼,但我個人來說,卻是得到很大的幫助,從此看聖經像是如立體的一般,份外豐富;神學組主任周天和牧師很關心學生,生活十分紀律,每天早晨都風雨不改地來到辦公室,匆忙下車後,就在辦公室門口放下公事包,練起太極拳;他的太極別樹一格,動作很快,迅速完成後就立即回辦公事工作,不浪費時間;吳利明教授介紹教會歷史時令人印象深刻,尤其是談到近代中國的教會人物,讓我重新認識到華人基督徒在不同情勢下,所作出不同的信仰實踐方式。」
「崇基的師生都很特別。」龐君華笑言這是一群他在台灣從未遇到過的人。「一起上課的同學中有宗教系並非計劃從事牧職的學生,也有神學組當中堂會派來進修,準備進入牧職的同學;相對於已婚三十多歲的我,他們都很年輕。」想起這些同學們,他都忍不住笑起來。「初次看到有些同學穿着拖鞋來上課,與我的想像的神學生不太一樣;能夠有機會深入認識他們,知悉各年齡層同學的人生經歷,信仰或教會背景,也突顯了崇基是容納、尊重各種不同的想法或信仰立場的;當然,每個人也有責任陳明和辯護自己的信仰立場。」這種討論的氛圍讓龐君華感到終身受益。
共譜.香港故事
龐君華慶幸自己能在崇基遇到良師益友,也參與了不少特別的事工。當年為慶祝沈宣仁教授六十大壽,作為學生會職員的他更和同學、校友們發起搜集沈教授不同類型的著述,及後由出版社編譯成《三十年來情與理》一書。在香港攻讀神學及工作的十二年間,他經歷了基本法起草,八九民運時期,九七回歸等香港的重要時刻,一同見證師生們對社會和國家的關心。在宗文社任職期間與「當時有八個基督教的團體,包括基督教婦女協會、《時代論壇》、香港基督徒學生活動、基督徒學生運動、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、香港基督徒學會、工業委員會…等成立『七一連線』以回應過渡時期香港的變化與觀察。此外也特別為九七年的七月一日當天舉辦了一次公開的崇拜,主題為「我們相信、但是我們怕…」。在這段過渡的期間,宗文社也與基督徒學會、論壇報…等合辦了名為「香港人講的香港故事」的座談與活動,希望借此機會由香港人自己訴說自己的身份和歷史。該活動每次的完整討論都刊登在《明報》的副刊〈世紀〉版。
「我在香港的後期,也有機會曾在宗教系和台灣的中央研究院民族所,擔當研究助理,後來轉任於宗文社從事社務行政及擔任編輯工作,更在不同場合學習如何推動文化和宗教對話,如何舉辦社會活動等等,這些都是進修神學以外的經歷,讓我意外地積累豐富的工作經驗。」談及此,龐君華對於在香港,特別是在崇基的這段生活,流露出難以抹滅的緬懷之情。
竭力.實踐所學
作為神學教育者,龐君華希望能發揚在崇基時的神學教育精神,培養出有識見的僕人,能在時代的處境中,有深刻的信仰反省,勇於表達自己的信仰,活出所堅持的信念,承擔基督牧養群羊的託付。作為牧者,他希望自己能忠於基督的託付,在各樣環境中引領會眾,「內尋靈性深度、外展生活服務」。透過崇拜與牧養關顧,使教會的會友能在深度靈性的基礎上,共同使教會在所處的時代中能有力地見證基督對世人的關愛。
發揚.崇基精神
在崇基十二年,龐君華認為是人生計劃中的意外,但也是上帝的祝福,為他往後二十多年的服事奠下了穩固基礎。「當時的台灣相對香港而言比較封閉,而香港比較開放和自由,兩地感覺截然不同。」回到台灣事奉至今轉眼已23年,期間經歷了台灣多個時局的變遷。他深感過去崇基展示如何把信仰和環境、文化和社會關聯起來,這使他對信仰實踐的視野更寬更廣。
「在牧養的過程中,引領信徒與上主有深入的關係,陪伴他們倚靠聖靈生命逐漸成長。此外,傳福音的目的不是為了使教會壯大,因為福音不僅能使我們生命得到更新,更是能使我們立志與上主合作一同更新、聖化上主所造的世界。因此對於社會公義、生態的保育和文化的使命等等課題,都應該得到基督徒的關切,作為信仰實踐中重要一環,這樣福音才能在我們的土壤中生根。我想這是我在崇基神學院時所領會到最重要的精神。」
(訪問、撰稿:李廣平)